乒乓球内部管理混乱的原因(国家乒乓球队改革)

2023-04-11 16:43:16 体育 qqzjj

(1)中央巡视组反馈:巡视中干部群众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围绕赛事的行业不正之风反映突出,赛事审批和运动员裁判员选拔选派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比赛违背公平原则、弄虚作假,破坏赛风赛纪现象比较严重;赛事开发经营混乱,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监督;总局直属单位行政、事业、社团、企业四位一体,权力高度集中;干部兼职普遍,利益关系复杂。总局党组和纪检组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问责力度不够大,违纪违法问题反映突出。同时,巡视组还收到一些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移交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及有关部门处理。

(2)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反馈(节选):对行业不正之风整治措施不够实。近年来,体育系统年龄、身份造假,进行虚假比赛、服用 *** 等问题多有曝光,违反赛风赛纪的不正之风突出。对上述行业“流行病”和不正之风正视不够,未提出具体明确的整治措施和要求;

重奖牌,轻作风,教育管理缺失。一些运动队及教练员、运动员有不正确的奖牌观,认为“奖牌是硬道理”,有的为赢得金牌奖牌不择手段。有的为保证有关运动员能够参赛奥运,到体育总局公关沟通的情况“敛而未绝”;假年龄、假身份、假比赛的问题“禁而未止”。对个别冠军运动员、“大牌”教练员姑息迁就,严格管理不够,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有的运动员违反禁止私自接代言广告的规定,擅自与国家队赞助商品牌有直接冲突的商家签约,引起媒体炒作;有的直属单位对“大牌”运动员无原则迎合、无底线满足,以奖金名义向个人发放赞助款,引起一些职工的不满。

商业开发涉嫌关联交易和谋私。大部分直属单位仍是行政、事业、社团、企业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管办不分、社企不分,廉政风险大。一是规避招投标的问题仍很突出。二是有的将运动推广交给家人或亲戚开办的公司,存在关联交易、利益输送问题。三是有的直属单位捐赠物资管理混乱。

(3)内部巡视:2017年,体育总局将分3轮对22个所属单位党组织进行巡视,完成巡视全覆盖目标。总局设立有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落实巡视工作任务。今年首批巡视从总局机关、直属单位抽调4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干部,按照一次一授权原则,组成8个巡视组,为巡视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3月13日至17日,首批8个巡视组已分别进驻中国足协、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等8个单位,对党组织及领导班子开展专项巡视,通过谈话、巡视联系箱、情况反映 *** 、电子邮箱、查阅文件资料等多途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

乒乓球总教练和主管教练有什么不同?分别负责什么?

乒乓球总教练是整个国家乒乓球队的首席教练,也可以说是国家乒乓球队的最高领导,比如现在的刘国梁。

主管教练就有很多,每个运动员都有主管教练,主管教练手下只带一两个运动员,尤其是主力运动员。非主力运动员的的话,一个主管教练可能会带好几个。

主管教练负责运动员的日常训练的所有事务,包括身体拉伸等。打比赛时主管教练在场边临场指导;但国际大赛时,临场指导的一般是主教练。

扩展资料:

记者从中国乒乓球协会获悉,国家乒乓球队管理模式将进行改革,不再设总、主教练岗位,设男子、女子两个国家队教练组,一手抓竞技训练,一手抓队伍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减少管理层级,推动国家队实现“扁平化”管理,提高训练备战效率和效益。

为深化体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应对2020东京奥运会新的挑战,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中国乒乓球协会根据近阶段体育社团改革的需要,瞄准国家队建设的方向,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出了系列改革措施。

另一方面,积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优势,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协会功能,经中国乒乓球协会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刘国梁担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同时,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雷军接替刘晓农担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参考资料来源:***-刘国梁任国乒总教练 秦志戬、孔令辉执掌男女队

乒乓球改革的趋势及革新发展史

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不断变化,推动了乒乓球技术的变革和发展。在2001年和2003年47届团体,单项世乒赛上,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做出了重大改革:比赛用球的直径由38mm增加到40mm,每局分数由21分该为11分,以及无遮挡发球等,并决定此规则从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虽然规则的修改较为简单,但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却产生巨大的影响。

1、乒乓球新规则的演变过程

运动竞赛规则的修改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技术,二是可以打破平衡,从总体上促进该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地回顾世乒赛走过的路不难发现这一规律。

第36, 37届世乒赛,中国队在两届的14项比赛中获得13项冠军;参加团体赛的18名运动员中,使用长胶,生胶和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运动员有6人。欧洲运动员对中国和朝鲜等国运动员这种打法和球拍很不适应,提出了要求改变规则的呼声。因此,在第37届世乒赛期间召开的第37届国际乒联大会上对1981-1983年国际乒联手册中的乒乓球规则进行了修改:球拍:从1984年1月起,不管球拍两面的覆盖物性能是否相同,球拍的两面均必须是两种明显不同的颜色;发球:限制运动员背对手或使对手看不见其发球动作;在发球时不允许运动员跺脚。并在第38届国际乒联大会上再次明确:球拍两面不管是否覆盖物,必须是一面红色,一面是黑色。

3、规则改革对乒乓球技术产生的影响

为了抑制中国人在乒乓球项目上的绝对优势,国际乒联在欧洲人的倡导下实行了新规则。在47届世乒赛单项比赛中,以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上个世纪的"遗老"们早早被淘汰出局;由波尔,萨姆索诺夫,庄智渊驾驶的"三驾马车"被掀翻在八强之外;而近乎"失传"的削球技术重新充当了"杀手"身份;旨在抑制中国人的新规则却使欧洲人频频翻船……。在本届世乒赛上,比欧洲人更快适应新规则的中国队,仍然是实施新规则后第一次世界大赛的绝对赢家。西方人希望以新规则的紧箍咒束缚住中国人,中国队却以东方人的智慧一一找到了化解之法。由此我们应辩证地认识规则的修改,其影响也是正负两方面的。

(1)比赛改用大球使比赛更具有对抗性

比赛用球的直径由原来的38mm增加到40mm。由于比赛用球增加了2mm,球的旋转速度明显下降,这对我国选手尤为不利,特别在发球上。发球的旋转变化莫测历来是中国选手的优势,是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如今随着球的变大,旋转力的下降,加上无遮挡发球规定,发球制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大球的使用对我国的选手影响很大。当然,比赛用球的改变使比赛更具有对抗性,同时也提高了竞赛的观赏性。使用大球,使运动员击球的速度相对减慢,使比赛的来回球增多,一般情况下,难以一拍置对方于死地,比赛更加激烈,精彩,以前那种几板攻球打死对手的局面明显减少了,这无疑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比赛的对抗性增强,队员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灵活多变的打法,灵敏反应及快速的脚步移动和持续搏杀的能力,才能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2)比赛实施11分制使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增大

现今的乒乓球比赛给人的突出感觉是比赛冷门不断,比赛胜负难以预测,许多比赛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偶然性。这既反映了各国球员水平不断提高,相互实力更加接近,也体现了新规则所产生的影响。本届比赛最大的特点是:11分制使以往21分制那种鲜明的局面划分和战术组合不再明显,胜负结局往往在瞬间发生转变。强弱之间差距不再明显,决战时刻屡屡出现,许多名将纷纷被这种迅速逆转的局面拉下马,而更多的新人则借助新规则一战成名。尽管11分制相比21分制不能充分体现乒乓球的技战术内涵,但缩小选手之间的差距,使比赛更具悬念,更加精彩,却在另一方面增强了比赛的魅力,赋予了乒乓球运动新的机遇。

21分制的比赛中,由于比分相对较多,一局换发球有5次发球的机会,在比赛中一般是前10分运动员之间往往会处于适应,摸底的过程;11分制则由于比赛减少了10分,相互之间已没有更多的机会相互摸底,这要求运动员要尽快进人比赛状态,控制对方,打好开局。而且两球一转换的发球规则,大大削弱了以发球强攻型选手的发球威力和抢攻得分能力。我国运动员在发球强攻战术上创造了多种技术,在世界大赛中屡见成效。21分制时期,前2个发球是摸清对手底细的试探性发球,后3个发球则使用绝招。而11分制只有2球的机会,这无疑打破了队员固有的发球强攻模式,削弱了发球的攻击力和破坏力。这对我国以强攻型选手和发球抢攻能力较强的运动员是一个制约。

11分制的实施对比赛的技术风格产生了影响,容易使运动员产生求稳的思想,尽盆减少自己的失误,但这种打法进攻力差,得分机会也很少。希腊的格林卡,这位老将是11分制的受益者,改11分制后,他这种打法凶狠,特长明显的运动员一下就占了上风。由于大球的使用,那些攻球力大,冲击猛的选手占了较大的优势;而发球规则的修改又使那些以发球抢攻技术型的运动员威力大大减低。相对而言,稳扎稳打,各种技术全面的运动员优势更加明显。针对11分制,无论那一类型运动员,都有必要重新整合自身的优势,力求比赛稳中凶,凶中有稳,敢打敢拼,要求原来"技术型"和"实力型"打法的技术风格必须有机的结合。

11分制的比赛平均局点相对更多,同时,也使胜负的偶然性增大。局点的增加,使比赛更加激烈,更具观赏性;局点的增加,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处理关键球的次数也相应增加,这无疑对运动员的技,战术及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胜负的偶然性增大,中国队的教练余承刚就这问题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从21分到11分足足减少了10分,比分的减少,这必然影响到结果;二是发球由连续5个发球该为2个发球,高手落后时缓冲的余地小了。过去在关健时刻轮到自己发球时,高水平选手可以把5个发球加以战术组合,通过变化多端的发球变换战术,扩大优势或者追上对方。现在两个发球几乎就没法组合。

(3)新发球规则产生新变革

所谓新发球规则,也就是当球与球拍接触时,发球员或他的双打同伴身体的任何部位和衣服,都不能在球网以及两侧网柱顶端与球进行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之内或上方,一"上方"的高度,以不会挡住接发球员的线为限。新发球规则的实施,使得乒乓球技战术发生了大变革开有针对性的策略。

为适应这一情况我们应从两方面:一是重建发球抢攻体系。建立新的发球套路应尽量不破坏原有的发球体系。以马林为例,由于新发球规则的限制,马林的低抛转不转发球就不能发了,只能改用高抛发球,以高抛转不转发球为主,由于发球质量下降,马林的发球抢攻就要以抢拉上旋球为主,抢冲底线长球和半出台球为辅。二是培养快速,凶狠主动接发球的意识。由于发球质量下降,接发球减少了摆短的使用,而是利用速度将对手逼向中台,从而自己能在中近台形成主动发力相持局面,其中庄志渊正手暴挑,吴尚垠的反手快撕,波尔上手一板高吊的质量和相持中节奏,路线的控制尤为突出。相反,我国运动员在主动接发球意识上不够凶狠,果断,第一板上手不愿发力,总想稳几板,后面再打实力球。结果一招先失,全盘被动,从而导致兵败釜山。

怎么看待国际乒联不断改变乒乓球规则?

有些人这样说:国际乒联改规则的初衷还是为了运动整体的观赏性的吸引力的。

这个说法我们大家全都不认同,他们这是从乒乓球方面实行强行的霸权,来正得维护那些乒乓球技术落后的发达的国家的利益,所采取的不良的手段。

但是,规则有针对性的改良以后,因为他们的技术不过硬,也还是落后于先进乒乓球技术的国家。

1、禁止球拍两面颜色一样。1984年之前的赛场上球拍五颜六色,黑的、红的、蓝的、绿的。还很多使用不同性能、同样颜色胶皮的选手,在比赛中不停倒板,使对手琢磨不透。其中最出名的案例是1983年的第37届世乒赛上,蔡振华对阵瓦尔德内尔,他使用两面性能不同却颜色相同的球拍,多变的旋 *** 对手吃尽了苦头。

于是1985国际乒联规定,套胶的厚度不得超过4.0mm,并且规定球拍两面胶必须为一红一黑,两面不可同色。便于运动员通过颜色判断对方胶皮类型,从而判断来球性质。也正因为这一规定,蔡振华在38届世乒赛后,选择了退役。

来源于网络

2、小球变大球。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国际乒联停止使用原来直径38mm的小乒乓球,改而用直径40mm的大乒乓球,称为“小球变大球”。这条规则目的是为了降低球速,增强了观众的观赏性。而当时中国选手多擅长快攻打法,规则更改后,对力量以及体能的要求更高,这对中国选手是不利的。

来源于网络

3、无遮挡发球。2002年之前,中国队运动员比较擅长的就是前三板技术,依赖发球得分,其中刘国梁的“遮挡式发球”技术堪称一绝,当时流传有“闫森狠,马琳油,最难对付是歪脖刘”的话。当时比赛往往一分只有一个或两三个回合,就结束了。在一些国家的不断呼吁和国际乒联的支持下,乒乓球无遮挡发球开始推行,弱化发球的威胁性,增加比赛回合,使比赛更具观赏性。这一规则的推行,使得中国队的技术优势大为降低。

来源于网络

4、改变抽签制度。为限制中国队独霸奖牌的局面,2004年后,国际乒联和奥委会雅典奥运会对抽签制度进行了改革,男双和女双比赛中同一代表队的两对选手必须抽进同一个半区,这样中国队就无法包揽金牌和银牌。

5、限制参赛名额。2009年减少各队奥运会单打比赛名额上限,将3人减少为2人。此规定一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女单打的颁奖仪式上,3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的画面成为绝唱。

6、奇葩规则不奇葩。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有了两个奇葩规定,以往乒乓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吹球和擦桌这两种行为习惯不允许了。不过这并不是为中国乒乓球队出台的新规定,而是由于疫情的影响而增加的两个非常苛刻的条款。

来源于网络

中国乒乓球队很强,但也会有今年混双的失利。没有理所当然的冠军,只有更高更快更强;没有永远的胜利,只有坚持不懈的拼搏!

乒乓球规则改革的历程

2021年日本东京奥运会即将在7月23日开幕,东京奥运会开赛在即,现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这注定是一届史无前例的奥运盛会。为了确保运动员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比赛,日本 *** 、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更是多管齐下,严防各环节出现漏洞。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次备战东京奥运,中国乒乓球队经历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受疫情影响,乒乓球比赛不允许球员用手或者毛巾接触球台,不允许运动员吹球。对于不少运动员而言,擦球台和吹球都已经是下意识的习惯,此番调整想要适应存在难度。在奥运模拟赛时马龙就因吹球连续吃两张黄牌,希望国乒运动员早日适应,获得好成绩。其实 乒乓球规则一直在修改,运动员始终都在适应新的规则。

乒乓球一直是我国竞技 体育 中的优势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乒联对乒乓球项目进行了改革,包括器材、技术、赛制等方面,在提升乒乓球运动的竞技性和观赏性的同时,扩大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度。但不可否认国际乒联同样借助改革措施来压制中国队在乒坛的垄断地位,以求平衡各国实力,避免出现由于不平衡造成的乒乓球运动发展危机。

自2000年以来,国际乒联一直致力于修改器材 和规则来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其主要以削弱我 国乒乓球实力、平衡各国水平为思路,先后推出小球改大球、无遮挡发球、无机胶水、11分制等措施。

一、器材改革

20年来,乒乓球在器材方面主要涉及小球换大球、禁用赛璐珞材质的乒乓球、禁用有机胶水等方面的改革。2000年10月,国际乒联宣布将直径38mm的小球改为40mm的大球,球重由2.5g增加到2.7g,以降低球速和球的旋转,以期在比赛时能够产生更多回合,增加比赛的观赏性。2006年,国际乒联宣布全面禁止有机胶水,在不莱梅世乒赛期间宣布2008年9月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粘合剂。因有机胶水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在挥发过程中对运动员身体 健康 产生影响,因此改用无毒无害的水溶性胶水。同时,无机胶水相较于有机胶水粘度较弱,与海绵发生化学反应膨胀后会增大弹性。2011年5月,由于赛璐珞材质的高热易燃的特性,为避免其安全隐患,国际乒联在伦敦奥运会后决议全面禁用赛璐珞乒乓球,同时宣布于2014年7月起启用新塑料球。新塑料球除材质上与赛璐珞不同外,球体直径也将继续增加,乒乓球直径不能小于40mm,即新塑料球的直径在40.0mm~40.6mm。也正是由于对器材的改革,促进了项目发展,保护了运动员身体 健康 ,从而增加了比赛观赏性,顺应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二、技术改革

国际乒联在2001年4月通过了无遮挡发球提案,宣布于2002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改革很大程度降低了发球技术的威胁程度,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遮挡发球是指运动员在发球时,以球拍为顶点,以球台两侧网柱形成的三角区域无遮挡物的发球方式。与隐蔽式发球不同的是,运动员在发球时不能用身体部位或衣物对球进行遮挡,阻碍对方球员视线。在隔网对抗性项目中,发球技术优秀的运动员可以凭借此技术在比赛中轻松制敌,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无遮挡发球规则的推出很大程度降低了接发球的难度,能够看清对方发球时的技术动作,以此判断球的方向和旋转,更有效地应对来球,避免因发球技术差距较大而过早结束比赛的情况。

三、赛制改革

2001年大阪世锦赛期间通过了11分制提案,即从2001年9月起,乒乓球比赛执行11分制,每轮次2个发球。从之前沿用已久的21分制降为11分制,每轮5个发球降为2个发球,这势必会对乒乓球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在次年2月,国际乒联对奥运会乒乓球参赛项目进行调整,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由之前的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改为男子单打、男子团体、女子单打、女子团体四个小项目,即双打比赛并入团体比赛的第三场。在2003年,对奥运会抽签制度进行改革,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同一国家的双打选手必须分在相同半区。2008年2月,国际乒联通过了限制海外兵团议案,即从当年9月1日起,21岁以上更改国籍的运动员,不能参加世界杯和世锦赛,18~21周岁的运动员参加世界杯和世锦赛需在相关协会注册满5年,15~18岁运动员需注册满3年。已经代表其他国家参赛的运动员不受此限制。国际乒联在2010年提出,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起,每个国家报名参加单打比赛名额从3人降至2人。2017年提出增设混双比赛,从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实施。同年9月,国际乒联对世界排名计算规则采用新的规则,即2018年1月1日起,采用赛事级别和比赛名次作为积分计算依据,这代表新的积分方式废除了之前以比赛最终结果(获胜得分、失力扣分)为计算依据,鼓励运动员多参加赛事提高世界排名。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qqzjj.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